刚刚过去的年,价格战持续一年,汽车行业深度变革,崛起与落寞、突破与出局轮番上演。电气化浪潮汹涌而至,在燃油车时代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尽管依然在中国车市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与其巅峰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
根据乘联会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年比亚迪以.3万辆销量位列第一,厂商排名前五仅有一汽大众一家合资车企,销量为.8万辆。其余席位则均被自主品牌占据,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列第三名至第五名。
而细看合资车企的销量成绩单,合资车企的出口正在成为重要支撑。例如,根据悦达集团披露的数据,悦达起亚年实现整车销售16.6万台,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整车8.6万台,同比增长%。出口已经占据其销量的半壁江山。
再如去年3月率先“掀桌子”大幅降价的东风雪铁龙,其背后的神龙公司已锚定新的发展方向,东风集团年的公告表示,“支持神龙公司全球化发展”,“支持和扩大神龙公司的整车和零部件全球出口业务”。
北京现代则将“过去一年内其出口量突破1万辆”放入年度成绩单中。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现代年表示,将力争三年内达到10万辆出口量规模的目标。
被中国车市内卷裹挟着的合资车企,反向出海能否成为其新的发展路径?
销量承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此消彼长。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年12月,自主品牌零售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8%。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2.9%,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2%,相对于去年同期增加4.6个百分点。
反观合资阵营,去年12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9万辆,同比下降7%。12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5%,同比份额持平,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6.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7.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除了市占率失守,国内乘用车厂商年度销量榜亦座次更替。根据乘联会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年比亚迪以.3万辆销量位列第一,厂商排名前五仅有一汽大众一家合资车企,销量为.8万辆。其余席位则均被自主品牌占据,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分列第3至5名。
从销量增速来看,年,比亚迪、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批发销量较年分别同比增长61.8%、55.0%、17.7%、15.0%,增幅较为显著。而同为厂商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合资品牌,除了一汽大众获得正增长外,其余均有所下滑。
年,合资品牌销量增长阵痛未解,价格体系亦大洗牌。华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年以来,合资车企折扣率逐步走高,销量却未见起色,定价体系出现恶性循环。
年3月,最高降价9万元的优惠让沉寂已久的东风雪铁龙C6一月之间卖出八个月的销量。根据懂车帝数据,去年3月,雪铁龙C6销量9辆,销量超过去八个月之和。
降价带来的销量暴涨如同昙花一现,此后雪铁龙C6销量如过山车般俯冲向下。根据懂车帝数据,去年11月,雪铁龙C6销量仅有6辆。
迈入年的开端,合资品牌的“价格战”仍在继续。新年第一天,一汽丰田推出全系限时补贴,最高补贴元;1月4日,广汽本田推出新春限时补贴,至高享受1.8万元补贴。
反向出海
在国内汽车行业内卷加剧、市场份额被蚕食的背景下,合资车企如何继续往前?
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