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东风标致 >> 东风标致报价 >> 正文 >> 正文

漫长的告别那些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来源:东风标致 时间:2025/4/1

“难道我不是华生吗?”王响歪着头问马队。

“少看小说”,马德胜既带着挖苦又有点自嘲地说道:“我喜欢钱德勒。”

就算豆瓣评分高达9.5分,粉丝们可能也没注意到那些细节,而且他们更不清楚这部被称赞是时代挽歌的《漫长的季节》,是导演辛爽在向雷蒙德·钱德勒的长篇推理小说《漫长的告别》致敬。

能跟《在路上》《太阳照常升起》《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块儿成为美国文学黄金时代的四大名著,那肯定不一般。就像小说里主人公马洛的下面这段话——

“你曾经让我心动,点个头,笑一下,挥挥手,在某个安静的酒吧一块儿喝杯酒。可那些美好的时光再也回不来啦,所以我不跟你道别,因为我早就和你说过再见了……”

告别,好像这会儿成了主打词,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那些亲密相处的人不停地离开,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企业不断地衰落,最后彻底从视线里消失。这过程可能挺长,可结局早就定了。没办法,咱们又想起茨威格形容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那段有名的话:“所有命运送的礼物,都早就在暗地里标好了价钱。”

谁都喜欢奇迹!好比千年前司马光写的李愬雪夜入蔡州,又好比五月末人口还不足20万的卢顿市给英超送来了一匹晋级的黑马。

所以奇迹会出现,恰恰是因为发生的概率特别小。正因如此,人们大都不太相信奇迹,就像对年诞生的东风集团的看法那样。

没错,今年Q1销量同比大幅下降37.9%,净利润同比猛跌51.41%,要是只靠一个月那种“掀桌式”的补贴热潮,就能把战火从燃油车引到电动车价格领域,就能扭转局面,那真能算得上是“奇迹”了。可实际上,后来的情况表明,同行里“看他倒霉”的暗中不满不只是嫉妒,消费者捞点好处就跑的想法,也不是没缘由的。

5月26号,武汉市财政局和武汉长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长江日报》一块儿发布了“债务催收联合公告”,还公开了财政历史借款的清单。这清单总共列了条借款的信息,每条借款信息都说明了截至年12月20日债务单位的名字以及借款本金的余额。

当事人之一的东风武汉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欠款金额被标注为万元,在联合公告所列出的借款中,它是欠款最多的机构。天眼查的资料表明,东风武汉轻型汽车公司(以前叫:武汉轻型汽车制造总厂),年成立,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家主要搞汽车制造的企业。企业的注册资本是.9万人民币。东风武汉轻型汽车公司疑似的实际控制人是武汉市人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总股权比例达%。

三天后,东风汽车出了澄清公告,表示:联合公告里说到的那个债务单位东风武汉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跟本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关联,也没有业务上的来往,本公司跟武汉市财政局、武汉长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都不存在债权债务的关系。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正常,没有应该披露却没披露的重大债务,也不存在损害公司以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

年东风集团从十堰迁到了大武汉,大家都觉得这是件互利共赢、值得敲锣打鼓庆祝的大好事。可二十年后,有个讨债声明被公布出来了,不管是因为平账的技术需要,还是真的因为当下城市负债压力大,容不下自家人了(相关数据表明,不算各类城投债,武汉最新的规范地方债规模差不多亿,在本土非直辖城市里排第一),反正至少能说明蜜月期已经结束了。

其实损害不损害的,没多大影响。到6月1日A股收盘的时候,东风汽车也就稍微涨了点,涨了0.72%,每股收于5.63元,总市值是.6亿。再看东风集团股份的H股,总市值比东风汽车A股的总市值还高.03亿呢。光这两者的市值差,就差不多是一个半东风汽车A股的总市值。

东风对于湖北,包括武汉的重要性,有点像华晨对于辽宁或者沈阳的地位。虽说比不上茅台对于贵州那种至关重要的程度,但也确实分量不轻。特别是曾经的武钢变成了现在的宝武集团,特别是在疫情突然来袭却还得努力保证生产不停的华星光电,竟然曝出年度亏损83.5亿。

依据湖北省新出炉的《年湖北省企业百强名录》,把营收、利润还有纳税额这些指标一统计,东风汽车集团还是排在第一名。你想想,要是东风汽车垮了,那对武汉乃至整个湖北在财政和就业方面的影响,根本不用多说。

相关数据表明,年湖北汽车产业的营业收入是.77亿元,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里占比14.1%。而且,湖北在全国属于汽车产业链条最完备、集群最显著的省份之一,汇集了25家头部整车厂、多家零部件企业以及家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省会武汉也是这样。年当地GDP是1.77万亿,汽车总产值多达亿,占比18.64%。这呀,汽车链条衍生出的其他产业还没算进去呢。

东风走下坡路不是啥新鲜事,可咋救东风,办法倒是不少。鄂省有不少造车厉害的人,像何小鹏,像雷军。但这些响当当的名号,并没给家乡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是,前者去年失败后个人财富就降到14亿美元了,后者刚涉足这领域没多久,而且关于小米该不该造车,争论那叫一个热闹。

既然东风的前身是二汽,那要不找一汽大哥试试?有关中国汽车工业长子和次子合并的传闻又没根没据地冒出来了。

发现了没,官方、民间好多智囊们的想法都是“依靠外力”。这意思就是,把“拽着自己头发跳出大坑”的这种可能,给排除掉了。从“借东风”变成“东风借”,世人可不只是感叹一番。

站直身子头顶天脚踩地漫天盖地一片混乱毫无头绪

英国小说家威廉·毛姆讲过,啥时候都别把脸撕破了,啥矛盾都别当那个掀桌子的主儿。江湖路长着呢,迟早还会碰面。可东风人就偏偏不信这个邪。

一个多月前,这集团合资板块的好多款燃油车产品,没提前说就带头搞起了大降价。东风雪铁龙C6更是直接降了最多9万块。东风系打响降价头一炮后,好多家车企只好跟着来。乘联会的数据表明,今年3月雪铁龙C6卖了1辆,同比涨了超过4倍,环比涨了11倍,这销量比过去8个月加起来都多。

要是单说雪铁龙C6这一款车,突然搞降价这一招还真管用;不过有心的人算了算,就算同比增长超过4倍,也就只卖出1辆,这就足以表明之前的销量基础差得不行了。

在年的1到3月,东风集团总共卖了45.5万辆车,跟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7.9%。这里边,新能源汽车卖了4.21万辆,同比减少了21.9%。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14.05%缩小到了9.94%。

就当下的情形而言,东风汽车要在今年达成“新能源汽车销量60万辆,同比增长73%”这一目标的可能性——近乎没有。

岚图品牌作为东风系在新能源板块的支柱,也是其想要两边兼顾时最关键的增量所在,年全年一共卖了辆,算下来月均才多辆。大家都清楚规模才能出效益,业内人士说,保底年销30万辆是生死线,50万辆是盈利转折点。可岚图不足2万辆的销售结果,很明显——年,平均净亏7.06亿元,就是每辆车亏10.4万;年上半年净亏损达7.38亿元,差不多每卖一辆车就净亏13万元。

俗话说“大哥别笑二哥”,可如今的实际情况却是“大哥依旧是大哥”。起码,一汽红旗在徐留平的操持下活过来了:年销量超过30万辆,年传统豪华车市场整体下滑4%的时候,它的销量还能同比略微增长3%,有31万辆。

和红旗全力投入新能源不同,在距离长春公里的武汉,东风自主板块在新能源转型方面显得犹犹豫豫、扭扭捏捏。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就算完成了合资业务的“瘦身”,东风集团依然有着数量最多的合资品牌,让整个集团变得十分累赘。更糟糕的是,以前作为赚钱法宝的合资品牌里,法系那部分早就没了声响,就算是还算能行的日系部分,在日本各大企业的争斗中也是不断退步。

年第一季度东风集团的产销相关数据

分品牌来说,这个集团的好多子品牌在1到3月的销量差不多都在下降。像东风日产,同比下降了40.39%;郑州日产同比降低19.8%;东风本田同比减少48.11%;东风乘用车公司的销量下降46.57%;雪铁龙C6所在的神龙汽车,同比更是下滑33.96%。

要说那两家早就被车市抛在脑后的品牌,东标和东雪——在年上半年,东风标致的批发量是2.77万辆。银保监会的数据表明,车辆交强险投保量才1.09万辆;东风雪铁龙是2.24万辆,真正的交强险投保量,只有1.5万。

5月31号,美国的研究机构国际清洁交通委员会(ICCT)出了个报告,对全球20家大型汽车企业往纯电动汽车转型的情况做了评价。结果表明,排在最前头的是特斯拉和比亚迪这两家,属于“领先企业”。以丰田带头的本田、日产等5家,被评为“转型滞后企业”。

在上述报告里,日本的五家头部汽车公司都被归为“转型滞后企业”。丰田的电动汽车技术评级处于中等水平,可因为在销量、车型数量以及投资规模这些方面表现不佳,综合排名就只到了第15名。本田和日产汽车在战略领域的排名比丰田高,然而在EV性能等方面却比较落后,综合起来分别排在第16名和第17名。

一方面东本、东风日产被说成“转型落后”,另一方面,曾经备受宠爱的“嫡子”东风风神,日子也不好过。

早在年设计东风厂徽那会儿,“风神”(AEOLUS)这个名字的谋划就启动了,“双飞燕”的标识在刚开始设计的时候也被叫做“风神”标识。AEOLUS呢,是古希腊神话里的飞风之神,意思就是“风之驭者”。东风把“风神”这个名字给到旗下自主的中高端品牌,显然是盼着它能跟品牌名一样,让用户有驭风驰骋般的驾乘感受。

年东风风神表现出色,上一年销量刚过10万辆,这一年又更上一层楼,全年达到了15万辆。那时候,东风风神还打算在“十三五”期间,年销量能超过30万辆,让品牌价值进入中国本土品牌的前五名。

就在那一年,东风汽车正式涉足高端轿车领域,把耗费10亿元研发出来的东风风神A9给推了出来,价格在17.97万到21.97万元。对标的产品有帕萨特、红旗H7等等。

不过,处在东风“大自主”产品序列最上头的这款产品,没让集团实现自主高端的梦想。刚上市那年销量才辆,年是辆,之后每年销量甚至就只剩辆上下。至于这么小众的买家到底是谁?这都成了个谜。

今年上海车展的时候,东风风神再次成为东风自主新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宣称已启动面向新能源战略转型的“‘e启’”计划,其核心内容包括1个中心、2条路径、5大支撑以及8款产品。不过,不能忽视的是,东风风神的新能源产品在C端市场尚需开拓,而且东风风神E70由于过度依赖B端市场,还被贴上了网约车的标签。

好比榴莲,味道不好但肉甜,能赚大钱也挺好。像主攻网约车的广汽埃安,今年前5个月总共卖了辆车,同比涨了%。可问题是,风神能挺过自称新“BAT”里老二的这一关吗?

去年1到9月,东风风神E70在B端运营市场持续发力,累计卖了5.1万辆,同比翻倍,差不多占同期东风风神销量的四成,还是全国营运车细分市场的头一名。在去年的“第四届中国网约出行产业峰会暨网约车配套产业展览会”上,东风风神E70还拿到了年度网约车车型销量的最高奖。

B端,那确实是不能被忽视的市场。可要是产品实力就只能在B端使劲儿,那在市场上,除了如今正红火的“网约车王者”广汽埃安,偌大的东风集团能有多少空间,又能有多少多余的市场资金来支持它呢?

6月1号,岚图汽车公布的最新交付数据表明,5月份总共交付了新车辆,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但环比降低了10%。从1月到5月,岚图累计交付了辆。针对这个情况,岚图官方给出的评价是“梦想终会开出花”。

这个开花的梦想究竟美成啥样?年的销量目标是4到6万辆,这才是迪王月销量的六分之一,或者是理想汽车2万辆月销的3倍。

嗯,大概也就只能这么比,东风人才能够找出信心指数是从哪来的。毕竟,要是没梦想,那跟咸鱼能有啥两样?

近日,有媒体透露,东风汽车下达了人事任免的通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余飞不干了。而且在4月初的时候,岚图汽车销售副总经理刘展术也是因为“个人原因”走了。听说,这两人分别是在去年6月、7月加入岚图汽车的,却又都在1年任职时间没满的时候就离开了——真可谓是爱你恨你,就一年的事儿。

一个多月前,岚图追光上市了,为了造势,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