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我曾被隔壁大叔家的那台富康所吸引,经典的两厢造型,还算不错的设计感,虽然我没有开过但富康在我这个90后眼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某种程度上来说丝毫不亚于捷达,当然与普桑还略有不错。
但这足以说明雪铁龙强大的实力,在欧洲有大众帝国强压的情况下,雪铁龙能做到当年的第二大合资品牌,已经相当不易。
有人说,雪铁龙乃至整个法系车已经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的确与10年前的环境相比,自主品牌崛起,合资品牌下探的动荡环境下,法系车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
当然不仅仅是售价亲民品牌传播较广的雪铁龙品牌,走高端路线的标致与豪华路线的DS,国内发展屡屡碰壁。至少从今年的数据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反馈。
根据网上数据报表显示,今年雪铁龙累计销量不足11万台,11也单月销量仅为台,销量缩水严重同比下滑65%,而售价更高的东风标致下滑更为严重,11月销量台,同比下滑幅度高达71%,今年累计销量仅13万出头。至于DS品牌,早已从年销量万台转为前千台年销量级。
当年能造出老三样之一的雪铁龙,为何如今步步退败?从根源上来说属体制问题导致,多年以来中法双方高层意见不够统一,从产品推进速度以及高层在发布会上产生的多重分歧上可以看出来。
而高层不够决绝直接导致了产品无法适应国内市场,使得雪铁龙此前庞大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滑坡,一方面被动作频频的合资车企所攻占,另一方面则被不断拔升企业高度的国产车所吞噬。
雪铁龙的问题,从企业内部问题转化为产品问题,最终转向市场表现,一步退,步步退。
那么消费者不买法系车,真的是因为消费者自身不懂车吗?非也,如果将销量数据下滑的锅甩向消费者,那么企业的下坡路才真正开始。
法系车的配置低下以及设计不主流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世嘉、C5L等车型的产品表现就足以看出来问题所在,尤其是产品配置方面的表现,在一票合资车勇于试探新技术、新配置、新主流的新消费环境下,雪铁龙依然死守简陋的配置。
虽然年雪铁龙也在做出改变,但落后的设计以及低廉配置的思想早已在市场中无法转化为更好的销量数据。
大家都在夸雪铁龙底盘设计,当然同样也在斥责其空间的狭小,国人喜欢大车的消费观念并不是单方面跟风选择,考虑到消费经济环境的影响一台车的任务并不仅仅是个人代步,还要能胜任“运载车”、“旅行车”的任务,在这点上,加长之后的合资车以及SUV要显得比法系车更要有优势。
在设计思想上,雪铁龙方认为车就应该存在驾驶乐趣,加长之后操控变差,带来的空间提升并不是其本意。所以雪铁龙到现在位置,空间都不被消费者所喜欢。
换句话说,从家用车角度出发,空间的实用性要远远比所谓的“操控”更具有吸引力。
虽然说雪铁龙还活在市场中,但其实从转租工厂就可以看出来,其实雪铁龙早已在消费者心中“死去”,单月台的月销量,是爱丽舍、世嘉、C4L、C5、天逸、云逸等多款车型共同完成的销量。
为什么大家都不买雪铁龙?谁又应该为雪铁龙的“死”,负首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