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圈鄙视链小编有话说,为啥不管怎么排国产车永远垫底?
前段时间溜溜哥一条关于为什么现在国产车这么牛却没有国产超跑的节目挺火的,这也引发了小编的一些思考。
长久以来,在大家的心心里车圈好像都存在这一条鄙视链。德系日系互相看不起,却一起鄙视美系车,美系车虽然被德系日系鄙视却看不起法系韩系,法系车主和法系车企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表示这事跟我没关系,劳资最牛X。韩系车虽然被其他合资碾压的一天不如一天却叫嚣着我在国外如何如何一本正经的鄙视国产车!
这条鄙视链是真的存在吗?可能大多数人都表示怀疑,那些整天鄙视这个鄙视那个的我特想问问您,您买的什么车?您开的什么车?在您心中这条鄙视链究竟是怎么排列的?是不是不管怎么排国产车都排在最后面?其实说这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可能已经是大家脑子里的一个思维定式很难改变了。
那么这样一条鄙视链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小编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愚见。
我们从尾向头说啊,先从国产开始,其实国产车的造车历史很长,最早可以追述到年
那是东北宣布改旗易帜之后,由张学良将军一手组建的民生汽车厂。后毁于9.18事变。至于说民生是不是孵出了后来的丰田,这个事情今天早已不得而知了......
国产汽车的第二次起航是在年,那一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也就是现在的一汽正式成立了,生产出了第一台汽车解放CA10,
可是由于当时国内工业产业整体落后,研发能力不足再加上国内是供销制企业根本不愁销量,这CA10一生产就是30年啊,直到年9月29日,第辆解放车,开下了总装配线,生产了32年的老解放最终停产了。
还是由于不愁销量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燃油经济性这些东西完全不关心。这样的一种心态也在后来的国产车车企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的问世是在年前后了,那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像奇瑞、长安、东南、南京名爵等一批推出自主车型的企业
当然那个时候的市场已经几乎完全被合资车企占据,再加上合资车企的专利壁垒。自主品牌很难打进去。于是乎自主品牌开启了价格战,凭借着低廉的价格总算是分到了一杯羹。可由于售价低廉,成本压缩的很低产品质量很难控制,导致后来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比如像车身生锈啊,异响啊等等等等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国产车给人留下了粗制滥造、质量差、品控不严的印象。
可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自主品牌依旧咬牙活了下来,并且还活的不错!就在赚了钱以后同样是国产汽车的厂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以海马、众泰、东南、华泰等企业为代表的国产车企走上了发展三产的道路,至于汽车制造则是坐着吃老本完全不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到是在房地产之类的行业上混得风生水起!海马汽车年混得不好?没关系卖房平账,还有东南东南的母公司福建汽车工业集团旗下有福建奔驰、苏州金龙(海格、金旅、青年什么的全是他家的这次抗击疫情人家捐了好几十台负压救护车)还是国企人家还有军工生产任务,你觉得东南混成什么样有人关心吗?华泰在老家鄂尔多斯有好多矿还有很多房地产项目卖车亏钱?人家压根不在意!
剩下的一批车企大约是从年前后开始迎来了这一次的销量高峰,新的格局下以吉利、长安、奇瑞、红旗等企业为代表的自主品牌3.0企业走解开了自主研发、品控严格、市场表现优异的全新篇章!
年2月的数据分析报告中显示自年至今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占市场总体约37.76%,可以说对比合资来看一点都不逊色!现在的自主品牌车子究竟怎么样?我想它的市场表现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不过可惜的是受制于大家的固有思维国产车目前在中高端市场的占有份额几乎为零。
然后再来看看韩系和法系车,韩系车在国内只有一家车企就是现代起亚集团。旗下现代和起亚两个品牌曾经在国内占有着不小的市场份额。韩系车进入国内还要从
年的亚运会说起。当时的我们穷啊,虽然获得了亚运会的主办权可我们还有着大约6个亿的资金缺口,这个时候我们的邻居韩国站了出来向我们捐助了一批轿车,包括多辆现代Excel与索纳塔、多辆大宇赛手等。后来这一批车很多都被投放到了北京的出租车市场,由于那个时候的韩国汽车工业起步时间也不是很长,也就20年左右。捐赠的这一批轿车质量也都不是很稳定,从那时起韩系车也给大家留下了质量不稳定的映像。那个时候的韩系车进入国内还只能通过进口渠道,直到年5月,现代MOBIS的首个海外工厂——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模块工厂竣工,为现代起亚汽车的国产奠定了基础。同年8月、10月,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和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年11月第一辆合资韩系车千里马下线,其实这个外观大家看着应该很熟悉跟后来的伊兰特很像,这个也算是它的前辈了吧。韩系车最火的的时候应该是在年到年前后吧,当时的装X三件宝的索八、K5、迈锐宝中的两个半都是韩系车。
时间来到了年,自主品牌崛起汽车消费升级,再加上轰轰烈烈的萨德事件让韩系车在国内汽车市场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年现代领动中保研测试翻车
测试车在侧面碰撞时侧边梁直接拧了麻花,直接导致这一项测试成绩只拿到差成绩,年他的小弟菲斯塔又来到了中保研,这一次额更惨,直接25%偏置碰撞A柱干完了!
这下韩系车简配,偷工减料的事情再也捂不住了,又一次把韩系车推向了市场的边缘。近年的市场占有率更是不足5%。
再来看法系车,提到法系车大家可能最耳熟能详的一辆可能就是神龙富康了,凭借其出色的销量,富康也被国人亲切地称为老三样(捷达、桑塔纳、富康),而它的继任者爱丽舍,也有着不错的销量和口碑。
法系车进入国内要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了,那时候广州标致与上海大众、北京吉普一道,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成立的中外合资车企。而广州标致生产的标致轿车/旅行车也红极一时,供不应求,也成为了许多人童年中不可抹去的记忆。
至于富康则来自神龙汽车,应该是在92年5月份那个时候的神龙汽车正式成立了,他是法国PSA和东风汽车合资的产物,主力车型当然就是富康了。一直到年前后其实神龙汽车旗下的标志和雪铁龙在国内市场表现一直还算是不错,像是当年的爱丽舍、等车型更是非常热销,可就是从年开始法系车可是走上了下坡路
当时的图表显示了神龙的第一次销量下滑,原以为、会更好。可是却被实实在在的打了脸。
一年比一年差了,究其原因是什么呢?其实研究过法系车产品序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法系车擅长造小车。像那种的。
但是中国人喜欢大的车,两厢怎么行,一定要三厢车嘛。还有就是法系车的超前设计
这是年9月上市的毕加索,一款MPV,我就想问一下当时国内有几个买MPV的?这款车放在今天来看其实也不算过时。但在当时这样的设计确实太过前卫了,而且完全没有考虑过市场需求。对于中国市场研究的不够透彻,我想这可能是法系车在国内折戟沉沙的最重要的原因了。至于说很多人说的设计不够人性化,法国人比较固执、不会变通,没有迎合消费者心理、营销管理做得差、维护成本高等等也是一部分原因。不管原因如何法系车如今同韩系车一道成为了合资车企垫底的存在。
韩系车也好法系车也好被鄙视的主要原因现今来看主要还是市场占有率太小,在现在的年轻人心中所占的比重太小造成的。不过国人向来秉承着进口的比合资好,合资的比国产好的这样一个理念。就算韩系车法系车混到如今境地在很多人心中依旧排在国产车前面。
朋友,看到这里想必已经眼睛干涩发涨了吧?这鄙视链存在的原因和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什么的我们留着下次再说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