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东风标致 >> 东风标致车标 >> 正文 >> 正文

从东风5到东风41,中国战略核打击力量如

来源:东风标致 时间:2024/9/9
《军武次位面》作者:机甲▲首枚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瞬间,从现有公开资料来说,在当年的任务中,该弹的实际飞行距离为公里(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于许多中国军迷来说,年5月18日应该都是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某海域发射了一枚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而这就是著名的任务。那这次试验的成功不仅标致着中国胜利完成了第一代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也同时向世人宣告,中国的战略核武器实力和核打击能力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这些都对于当年的我国来说都是十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于东风-5/东风-5A来说,除了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使其生存能力较低外,发射前准备时间较长、仅采用单弹头且射程也并不足以威慑对手全境等缺憾也是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弊端(图片来源于:网络)然而,在当年的任务后,由于各类主客观因素(如经济、技术等)的影响,中国洲际战略导弹的后续研发、生产和装备工作都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其实那次试验的很多年时间内,其实中国的洲际核打击能力都是一种象征性的存在。虽然在后续的日子里,射程更远的改进型东风-5A洲际弹道导弹研发成功并也进行了装备,但考虑到当年东风-5A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并不是太多,且由于其是一款液体洲际弹道导弹,不仅发射前的准备时间较长,加之又是固定发射井发射,所以,东风-5A洲际弹道导弹对于中国洲际核打击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限的。▲虽然是固体弹且采用了陆基机动方式发射,但射程不够始终是当年东风-31存在的最大弊端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出现的东风-31A可算是把射程提高了不少(图片来源于:网络)即使是到了在年10.1国庆大阅兵中出现的东风-31固体洲际弹道导弹,虽然其采用了生存能力更高的陆基移动发射方式且发射前的准备时间更短,但由于该弹射程并没有达到洲际弹道导弹的标准,因此,此时中国对于大洋彼岸对手的核威慑能力仍然有限。而这一现状直到后来年10.1国庆大阅兵里现身的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和年9.3抗战胜利日大阅兵出现的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才有了一定的改观。那相对于它们各自的前辈来说,这两款弹的作战能力均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射程达到洲际水平的东风-31A弹道导弹已然可以威慑到对手西海岸的重要目标,而后者射程不仅可以完全覆盖对手国境且应用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的它,显然在面对强敌手里的反导手段时,具备了更加强大的突防能力。▲应用了分导式核弹头技术且射程也得到更进一步提高的东风-5B可谓是让东风-5家族再次焕发了新生,而未来更强大的后来者或许也会面世(图片来源于:网络)▲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东风-31AG的出现并不是东风-31家族的终点,未来更远且速度更快的新成员值得大家的期待(图片来源于:网络)而到了年沙场阅兵中的东风-31AG和年10.1国庆大阅兵中的东风-41两款中国全新一代的洲际弹道弹道出现时,此时中国对对手的洲际核打击能力无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稳固和发展。比如,相比于东风-31和东风东风-31A来说,东风-31AG不仅采用了机动能力更好的八轴16X16高机动TEL车以及具备更加快速发射能力的无依托发射技术,且射程更远(传说已可覆盖对手全部国境),而作为目前中国手里大国核底牌的东风-41来说,不单单采用了八轴16X16高机动TEL车、无依托发射、分导式多弹头等在内的技术,且根据官方此前的说法其射程达到了1.2万公里(也有说法为1.4万公里),并拥有多达10枚的分导式核弹头,加之其还可能应用了新的突防技术,因此,该弹的出现可以说使得中国在面对对手时的核底气更加充足了。▲目前中国核底牌的核心就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今,距离当年开启中国洲际弹道导弹时代的任务早已过去40年。那在40年风雨征程的岁月中,通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中国的洲际核打击能力早已非当年的吴下阿蒙,并在某些方面跃升到了世界一流甚至顶尖的水平。且在未来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防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手里的先进洲际弹道数量不仅会有一个提高,且采用类似高超声速滑翔弹头技术的全新一代洲际弹道的出现或许也只是问题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